政策解读 | 2024年高新技术认定企业需要重点注意!_集慧.为企业.更美好

政策解读 | 2024年高新技术认定企业需要重点注意!

2023-10-30

  国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率并没有随之增加,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核条件反而逐步严格。

  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审核要点,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重点关注的注意事项。

  一、知识产权

  要求:

  1、知识产权获取方式:自主研发、受让、受赠或并购方式取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数量:I类知识产权至少1件以上或II类知识产权至少5件以上。其中I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II类知识产权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包含商标。

  注意事项:

  1、知识产权获得要有延续性,如企业所有知识产权获证的时间都是同一时间段,在评审中的专家认可度很低,会被质疑为临时包装,导致不被认可或分数极低;

  2、当年转让的知识产权不予计分;当年授权的软件著作权不予计分;

  3、自主申请在当年授权的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不宜过多;

  4、知识产权均为软件著作权的企业需提供软件著作权运行视频;

  5、知识产权要和公司主营产品紧密结合,如主营产品为xx设备,知识产权需以专利为主,不能全为软件著作权。

  二、人员结构

  要求:

  研发人员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注意事项:

  1、高新技术企业对公司总人数没有严格要求,但为保证公司拥有持续创新能力,总人数建议不得低于10人;

  2、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公司人员结构要合理,一般需要包括基础的岗位设置,除科研人员外,还应包括管理人员、行政及财务人员、生产和销售人员等;

  3、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公司可有一定兼职人员,但人数占比不能太大,且兼职人员需工作满183天;

  4、系统填报人员结构,可采用年均人员情况和年末人员情况两种方式。但需注意,采用固定时间节点填报人员结构时,不能与年平均人数差距过大。

  三、高新技术领域

  要求:

  申报企业的技术领域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注意事项:

  1、企业选择高新技术领域时,应结合行业类别、经营范围、技术研发、高新产品等情况综合判定;

  2、企业在所选技术领域内,应有实际的研发和创新活动,有核心技术产出。

  四、研发费用支出

  要求:

  近三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比例满足下述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备注: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注意事项:

  1、企业应当从研发项目数量、项目名称与周期、项目对应知识产权申请情况等多个方面,梳理申报前三个年度企业的研发活动情况;

  2、不仅需要规范研发项目立项与管理工作,更需要合理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产出,建立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性;

  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建议每年进行加计扣除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归集口径可依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 版)》。

  五、高新技术收入

  要求: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注意事项:

  1、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产品对应核心技术应属于高新技术领域范围;

  2、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技术指标等情况说明”,需与技术领域密切关联,需重点突出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指标、竞争优势以及知识产权支撑,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价值。

  六、科技成果转化

  要求:

  1、成果转化数量要求:近三年内,平均每年有5项以上的转化项目;

  2、成果转化证明:如检测报告、图片/样机/样品、技术开发合同、销售合同/发票等材料。

  注意事项:

  1、成果转化证明材料需是近三年,当年度销售合同、发票不予计分;

  2、高新产品名称含同发票规范,检测报告与产品说明要体现所相应的高新技术产品;

  3、高新产品的佐证资料,除合同、发票外,建议提供第三方的产品认证检测报告等来证明。

  七、认定核查

  1、系统填报信息核查:

  在申报系统提交完成后,各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税务管理人员,会对企业已申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并向上海市科委推荐。上海市科委再组织专家会审,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核查:

  (1)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数量,对公司主营业务核心支撑作用等;

  (2)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

  (3)企业研发能力(公司人员情况、研发设备、设备账面价值、近三年研发情况等);

  (4)企业财务指标成长性。

  2、线上线下约谈:

  如企业申报材料中存在疑点,市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将按批次组织线上线下约谈,约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新能力评价不达标(线上约谈方式):

  主要涉及:

  ① 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技术领域;

  ② 部分企业需提供研发人员的相关说明。

  (2)研发投入或高新收入不达标(线下约谈方式):

  企业线下提交相关情况说明和补充资料,针对问题向税务部门解释,并按要求完成线下税务报表调整。

  (3)事中监管问题(线上约谈方式):

  ① 主要支撑技术关联性问题:企业在线提交主营业务介绍、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中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以及其与知识产权、技术领域的关联性等情况;

  ② 企业在职人数与参保人数差距过大问题。

  3、现场核查:

  2023年上海市部分区还增加了现场核实环节。企业总人数在5人以下、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企业,待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正式公布后,可能会进行现场核实回访。目前现场核查主要查看企业的技术领域、实际人员情况和研发设施和能力等,是否与申报情况一致,后续现场核查工作可能会进一步普及并明确具体要求。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