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成果鉴定等级划分 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是什么?_集慧.为企业.更美好

最新科技成果鉴定等级划分 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是什么?

2022-01-13

  科研成果评价指对科研成果的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实际应用和成熟程度等予以客观的、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方法: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审。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侧重,但不能偏废。对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学术价值;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印发展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在成果具体评价上,必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

  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有技术创新程度、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技术创新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经济或社会效益。

  相关法律依据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称,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此前,科技部原部长万钢也表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正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在若干重要领域开始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这些评价是自我评价,既不失自信,也比较客观。不过,评价科技成果和水平有多样化的标准,如何应用这些标准进行评价既有角度和立场问题,也涉及客观和理性问题,最终也关乎评价是否客观和令人信服,因此评价科技成果和水平其实是一门大学问。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于2017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剖析了中国近10年的创新水平。这份名为《科技胖龙——中国创新力基准报告》的文章指出,尽管过去10年中国的创新力正在逐年增加,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分隔开来,但是中国仍然与世界最发达经济体的创新能力有差距。

  评价理由,其一,尽管中国在研发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是85%的资金都集中在开发上。2015年中国2090亿元的研发资金只有5%用于基础研究,10.8%用于应用科学研究,84.2%的资金都投向了已有技术的商业开发。

  其二,中国的专利创新不多,效率不高。尽管在2015年,中国国内有高达280万个专利申请,但只有21%批准的专利是创新专利,其他均为设计专利,后者需要的审查远远不如创新专利。同时,2015年,中国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7.5亿美元,但美国在2012年(目前能得到的最新数据)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152亿美元,差距甚远。

  由于创新的效率不高,投资消化力、动能的不足,作者称中国为“科技胖龙”。

  这种对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如同泼冷水,甚至会让人联想到动机论和酸葡萄心理,因为特朗普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其前任奥巴马曾称中国是“战略伙伴”。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中国飞跃发展之下的一些问题。

  专利创新其实就是科研成果转化。向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这个说法来源于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2013~2014中国经济年会上的发言,称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此外,也有引述称,“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

  但也有人不认同。首先,世界银行从来没有开展过国家层面科技成果转化率统计和国际比较,也没有公布过此类数据。其次,清华大学陈劲教授团队在2015年对全国682所高校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测算得出,“高校近5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估值为17.6%”。

  不过,更多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多少、如何计算等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也难以计算。还有人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个评价指标意义不大,因为,“成果”和“转化”的标准比较模糊,而且统计周期难以确定。

  还有意见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率最权威的统计部门应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因为成果转化率就是知识产权交易率。所以应当由知识产权局统计专利交易数据,并估算转化率。

  但不管怎样,基础研究的投入低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基础研究这个强大的基石,后续的创新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的自然科学成果极少获得诺贝尔奖是另一个证明,因为诺贝尔奖就是主要奖给基础研究的。

  最新科技成果鉴定等级划分

  科技成果是有等级区分的,你知道科技成果鉴定等级是怎么划分的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科技成果鉴定等级划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成果鉴定等级划分

  1、 国家级鉴定:由科技部组织并主持或由科技部组织,委托地方科技厅(委)或国务院的有关部门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2、 省部级鉴定:由省科技厅组织并支持或由省科技厅组织、委托有关市州科技局或省直有关厅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由国务院其它有关部门组织并主持或委托省直厅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3、 市厅级鉴定:由市州科技局或省直厅局自行组织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科技成果鉴定的方式

  (一)检测鉴定:指由专业技术检测机构通过检验、测试性能指标等方式,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

  (二)会议鉴定:指由同行专家采用会议形式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并经过讨论答辩才能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会议鉴定形式。

  (三)函审鉴定:指同行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和答辩即可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函审鉴定形式。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1)会前准备

  A,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

  B,需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

  C,申请鉴定单位做好会务准备工作。

  D,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

  E,鉴定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

  (2)鉴定会过程

  A,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的负责人宣布鉴定会开始,宣读组织鉴定单位对鉴定的批复文件,宣布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报告出席鉴定会专家人数,宣布由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技术鉴定。

  B,在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下,成果完成单位、专家测试组、用户单位等分别作技术报告、测试报告、应用报告。

  C,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

  D,专家质疑。

  E,专家评议。

  F,形成鉴定意见。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