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专利快速审查的四种途径_集慧.为企业.更美好

专利申请:专利快速审查的四种途径

2023-07-24

  在我国正常专利审查制度下,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法律法规,对申请人递交的专利申请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查,该审查过程称为普通审查程序。当前中国专利申请的普通审查程序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一般为:(1)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约2~3年;(2)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约6~8个月;(3)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约4~6个月。但是,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申请人可根据情况选择如下四种快速审查途径:

  一 专利优先审查

  1、法律依据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制定并发布执行《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涵盖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以及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

  2、可请求优先审查的专利申请或专利复审案件的情形

  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科技服务业、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涉及各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重点鼓励的产业;

  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且技术或者产品更新速度快;

  专利申请人或者复审请求人已经做好实施准备或者已经开始实施,或者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其发明创造;

  就相同主题首次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又向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提出申请的该中国首次申请;

  其他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

  3、可请求优先审查的无效宣告案件的情形

  针对无效宣告案件涉及的专利发生侵权纠纷,当事人已请求地方知识产权局处理、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仲裁调解组织仲裁调解;

  无效宣告案件涉及的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4、申请材料

  优先审查请求书、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及缴纳申请费证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信息材料、全体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 还需提交委托书、其他证明材料。

  5、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推荐流程

  向各地保护中心提交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推荐请求、保护中心进行推荐审查;推荐审查有三种审查结果(予以推荐、不予推荐、审查意见);下发审查意见后可以补正;予以推荐的案件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入快速审查通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准予优先审查通知书或不予优先审查通知书。

  6、特别说明

  其一,请求优先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应当是电子申请。如果专利申请是纸件申请,则应当将纸件申请转成电子申请。

  其二,对专利申请提出优先审查请求,应当经全体申请人同意。

  其三,国务院相关部门或者省级知识产权局对于优先审查是否给予推荐的意见,可能受历年已推荐优先审查案件的数量以及专利技术领域的影响。

  其四,对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请求受理后,申请人一般在自请求日起3到5个工作日会收到是否同意进行优先审查的审核意见。对于同意进行优先审查的专利申请,自同意之日起,发明专利申请在45日内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并在一年内结案,申请人答复发明专利申请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为发文日起2个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2个月内结案,申请人答复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申请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期限为发文日起15日。

  其五,优先审查请求获得同意后,申请人对申请文件提出主动修改的,或者未在上文规定的期限内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将导致专利申请的优先审查程序停止,而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处理。

  二 专利预审

  1、法律依据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各地陆续设立了多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各保护中心制定预审管理办法或规定开展专利预审服务。专利预审服务主要针对专利申请、复审无效请求、专利权评价报告进行专利预审服务。经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快速审查通道,缩短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预审合格后,发明专利申请在3个月左右结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2个月左右结案,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1个月左右结案。

  2、申请流程

  1)已经在各地保护中心备案过的申请主体通过预审案件提交体系向保护中心提交专利申请快速预审申请材料;

  2)保护中心对预审申请材料进行预审审查,并形成预审结论;

  3)未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可按照普通程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

  4)通过保护中心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及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子申请系统提交专利申请,获得专利申请号后,应在当日内通过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完成网上缴费,并于当日内将专利申请号提交保护中心;

  5)保护中心对正式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对专利申请号进行加快标注并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

  3、注意事项

  1)专利预审请求的请求人主体应为企事业单位,且专利申请的预审请求需在提交申请前提出。

  2)专利预审流程需要申请人向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请备案,案件分类号需满足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IPC分类号及洛迦诺分类号)范围。

  3)对于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均可提交专利预审,但PCT国际申请或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国际申请、同日提交的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分案申请以及进行保密审查的申请不可提交专利预审。

  4)对于预审合格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应自发文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答复意见;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应自发文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复意见。对于预审合格后提交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应自发文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复意见。

  5)预审合格而进入快速审查通道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对申请文件提出主动修改的,或者未在上文规定的期限内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将导致专利申请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处理。

  三 专利审查高速路

  1、法律依据

  根据专利审查机构所属国间的双边条约,专利审查高速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简称PPH)是专利审查机构之间开展的审查结果共享的业务合作,旨在帮助申请人的海外申请早日获得专利权。具体是指当申请人在在先审查局(OFF)提交的专利申请中所包含的至少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被确定为可授权时,便可以此为基础向在后审查局(OSF)的对应申请提出加快审查请求。PPH包括常规PPH、PCT-PPH和PPH-MOTTAINAI三种。常规PPH指申请人利用首次申请受理局做出的国内审查结果向后续申请受理局提出的PPH请求。PCT-PPH,指申请人利用PCT国际阶段审查结果向有关专利局提出的PPH请求。PPH-MOTTAINAI,是在常规PPH的基础上扩展了PPH受理条件,增加了首次申请源于其他局或后续申请受理局率先做出审查结果等情形。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世界上30个专利审查机构签署PPH合作协议。

  2、提交

  专利申请必须已公开 ;申请人可以在对专利申请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同时,或在专利申请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但尚未收到任何审查意见通知书期间,提出PPH请求。

  四 专利提前公开

  1、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申请中的提前公开是指,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有优先权的自优先权日起),申请人可要求提前公开其专利申请,并应提交相应的提前公开声明,经专利局初步审查合格后可即时进入公开程序。提前公开声明只适用于发明专利申请。申请人提出提前公开声明不能附有任何条件。

  2、提前公开利弊分析

  早日公开发明专利申请,可以加快审查进程,缩短整个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时间。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也就是获得所谓的“临时保护”。早日公开发明专利申请,对该申请在授权后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可能有一定帮助。申请人能够利用专利申请的提前公开,对竞争对手潜在的在后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施加负面影响。

  提前公开发明专利申请的内容,他人可能趁机制造或使用依据该申请公开的内容而得到的产品或方法,从而可能损害申请人的利益。对于提前公开而后又因各种原因撤回的专利申请而言,提前公开会对申请人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申请内容尚未公开,该技术还可作为一项技术秘密为申请人所拥有,并且申请人日后还可重新提出专利申请;如申请内容已经公开,则意味着该技术已进入公知技术领域,申请人无法再就相同内容获得专利保护。申请人在利用专利申请的提前公开对竞争对手的在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对自己的在后专利申请产生负面影响。这对于连续性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系列专利申请的影响尤其明显。

  小结: 申请人可以根据专利申请的不同阶段、技术领域是否满足相关快速审查的要求或范围以及各种途径的利弊,在专利代理师的指导和建议下,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快速审查途径。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