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具备完善的证据资料的时候,有些情况下,审计依然会根据规则进行审核。下列情况,现场实际发生审计依然会审减,工程算量再准确,算量速度再快也毫无作用。
1、土方工程的计算规则:放坡增量
在市政专业施工中,专业管道凡是两米以下的,都是不计算放坡系数的,很多确认单签字齐全只是证明认可做法,但是不能表明认可增加造价。
另一种情况是土建类土方削坡,高出规范要求的正常坡度,实际发生了,但是在最终审计的时候,除非有现场证据证明地勘与实际土质有问题从而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且要真实存在,否则一定清零。
2、现场与实际严重不符 奇葩情况发生
第一奇葩:施工图和竣工图纸不一致,且没有支持性资料
施工图纸中雨、污水井的做法是混凝土井,竣工图是模块井,现场相同,但是没有提供相应过程资料,不清楚变更理由和做法。
提供不出来支持资料,例如会议纪要、图纸会审等,就等同于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审计结算如何审核?
就低不就高,就算实际发生,资料不满足闭环要求,也要减量核对。
第二奇葩:现场面积、尺寸与图纸不符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竣工图纸和实际比例不一致,图纸下发的时候就存在问题没有发现,仅仅有备注尺寸,经比例尺测量不一致。
例如,道路工程,宽度、长度根据竣工图计算,考察现场后,发现平面尺寸和现场实际差异很大,30%-50%以上的差异都会有!这种情况层出不穷。
此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在竣工后草草绘制出来,造成实质性虚报工程量的比比皆是,而实际上是没有多出一个步骤:核定现场。
作为结算人员,如果搞不清实际做法和结算的逻辑关系,就会出笑话,并且被列入不诚信。
审计核对时经常会看到桌上摆着的密密麻麻的资料,他们的时间也是成本,对自己报出的结算出现如此低能的逻辑关系错误,与审计沟通就会很被动,无端的增加审计审核的时间。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给审计制造麻烦的不讲诚信的结算,一律严审!
不要向客观、真实挑战,对于一眼就能看穿的胡编乱造,结果只能使自己和企业失去诚信。
3、季节性施工措施
招标文件对于冬季、雨季施工无一例外,一般会描述为综合考虑。
实际发生了,情况属实,监理和甲方都确认了,但是这部分费用包括在技术措施费里,就算签字明确的再清晰,证据再充足,最后也会被审减下来。
除非有足够依据证明实际施工期和原清单施工期出入较大且有事实签字资料。
4、超出正常含量的、以及超出正常水平的
曾经一个紧急项目,指派了一个分包队伍负责搭建施工围挡,主材由公司采购。
分包单位搭建了2000米围挡后,上报结算20万,比市场均价高出一倍,原因是因为被通知紧急进场,紧急调拨的人员,用了200个工人。
审核后,把现场的所有机械加上柴油,把所有考虑的都加到一起并因考虑到这个项目确实是抢工,所以给他增加了抢工系数,连同管理费加利润,按正常的价格算完之后走市场价上限10万。
在对完成工程量经确认后,该队伍上报施工围挡的支搭费为500元/工日。单价分析没有报过来,只是说发生很多项目,但又拿不出足够依据。
最后因为拿不出足够证据,以“胡夯乱要”定性,保持原有价格不再调整。
这部分属于安全防护费用,但因为前期没有进场,也没有确定具体劳务的队伍,属于总包的前期发生的费用。
小结:分包报价与项目对外结算相关,即便“实际发生”,但是也要综合考虑合理性,凡不合理的,对外结算即便对业主报出一个“挖金子”的工日和费用,依然会被审减。
很多情况下,许多应该的事情 ,不一定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