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不完善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工程造价控制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断优化造价质量管控体系,并设置专职专业的人员负责开展造价管控工作,但现有的管理体系依然有漏洞。许多企业往往会从表面入手,并未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工程之中,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二)工程设计变动频繁
设计完整、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及项目施工支出在预算范围内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后续工程施工顺利开展,设计人员要提前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然而,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对设计方案进行改动,从而产生设计变更。不合理的设计变更不仅可能会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还会延长施工工期,导致超预算。
(三)发生材料价格异常变动
由于建筑工程正常情况下工期比较长,各个施工环节涉及诸多复杂步骤,对材料的需求量极大,若无法及时掌握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匆忙对材料价格进行预算,就可能会影响材料的正常使用。材料的价格会因市场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其对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若企业没有及时对预算展开动态管理与控制,就会增加工程成本。
(四)预算编制不够严谨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超预算原因的分析中发现,在项目造价工作期间,大部分技术人员没有给予工程概预算足够的重视,即在项目概预算过程中,造价人员没有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展此项工作,甚至没有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直接进行预算与整体概算,导致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得到的工程预算结果会出现漏项或错项,更容易造成超预算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