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工程造价项目结算经验分享_集慧.为企业.更美好

干货:工程造价项目结算经验分享

2020-04-22

  某大项目,项目部下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经营等五个主要部门。从经营部门的职责来说,无非收支两条线。对甲方多要钱,对分包队伍, 别多给钱。

  1、开源节流

  工程承包签订的是总价固定的合同,当初投标时,采取了低价投标的策略,业内流行一句话"低价中标占领市场,工程索赔赢得利润"。可见,在工程进行中如何创造盈利点,是工程是否盈利的关键,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树立全员经营意识。

  2、工程结束后,要进行竣工结算了

  合同内不必说。总价承包,该多少就多少。但是,工程之外的委托、工程量签证,设备缺陷处理、索赔证据等等就该拿上桌面了。

  这些文字性的资料如何写,写些什么内容?就值得推敲了。就说工程量签证吧,如果只是叙述一下干了什么工作,那时远远不够的。既然是工程量签证,那么就必须体现到具体的量上来,要用数字说话。一些关键性的参数一定要写清楚。

  还有一点,等工程结束了,其他部门的人都走了,只剩下经营部的人,所以,补签证的苦绝对够尝的。所以工程进行时,经营口的人也要主动和工程口的人做好沟通,督促其办回签证。

  众所周知,工程承包合同作为民事合同的一种,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然而,这只是法律规定,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法律上平等的双方,在实际中会因为种种原因,形成弱势与强势之分。在中国,就目前形势而言,甲方处于强势地位,乙方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对乙方而言,所有涉及利益的条款务必清晰。

  比如:涉及施工主材,必须写明材料的名称、规格、材质、数量、质量标准以及材料乙供还是甲供,费用的承担方。

  3、某实际结算案例中,签证的重要性

  除了正式工程之外,还有许多合同之外的零星委托工程。在这些甲方签字的工程量签证单,有很多涉及材料的单子,没有明确材料的供应方,结果工程结束后结算时,审计要求明确所有材料的提供方。

  甲方的强势,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按说结算办法应有双方共同商定,但是,往往是甲方以上级文件的形势给承包单位下发结算办法,规定结算依据,取费办法。这还不算什么,更有甚者,甲方还会多次变换其自己制定的结算办法,以致于承包单位的结算人员疲于修改结算书。

  还有一点。我们都是按图纸施工的,如果材料是甲供,那我们就是按图纸向甲方领料。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实际材料需要量大于图纸设计量,对于总包合同,增量在一定幅度内是不调整合同价的。所以,我们往往会忽略及时向甲方要签证,一般为了限制施工单位浪费材料,合同规定有限额领料条款,超过限额是要抵扣施工单位工程款的。秋后算账时,往往会成为一笔糊涂帐。所以,施工过程中一旦有超图纸量领料的,一定要向甲方和设计单位要文字性的认可证明。

  对于没有及时签证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⒈施工单位管理不完善,一味的追求工程质量、进度,而忽视了要钱的签证。

  ⒉业主变换结算政策,以前的某些单据不能作为结算依据,而只能按业主的意思改换其他形式的签证。

  ⒊施工期间,业主、监理以种种理由拒签或缓签所致。

  4、抢进度,赶工期的不良影响

  "提前工期,抢抓进度",正因为压缩工期,赶进度才使得施工部门一味的追求进度,而忽略了工程的各类签证,造成计经人员要钱困难。

  记得在施工高峰期,从项目经理到技术员,都红了眼,总之,谁阻挡进度,就拿谁开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缺什么?买去!"一旦工程结束,这帮人个个带着提前工期几个月的荣耀踮到其他现场去了,随着竣工结算的进行,施工中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本来去甲方要钱,就低声下气,这下,还得不时忍受甲方对施工质量的埋怨,而他们忘记了是谁一再要求提请工期,谁是始作俑者。的确,提前竣工投产,的确可以提前创造效益,可是,工程管理有其客观规律,工程工期不是随便拍脑门就定下的。一味的急功近利,肯定要出问题。

  5、如何应对审计和甲方

  预算有实有虚。预算的实与虚根源于人性的实与虚。那么,做预算实多少,虚多少?一方面取决于预算人员的水平。因为这里面的虚不能理解为胡乱的添上几笔。这里面的虚,要虚的有"理"。否则,会让人家怀疑你的业务能力。至于实际中如何操作,要靠个人经验积累了。另一方面,根据对手的性格特征。你得摸准对方的脉,才能对症下葯。如果对方厌恶你在预算里面搀水,你就要实多虚少。如果对方,喜欢无事砍三刀,那咱们就得虚出一定量给他喂刀。就象有位同仁说的,预算应该做三份,一份给甲方,一份给领导,一份自己留底。总之,自己心里要有底。

  现在在合同方面也给我们出难题,一是总价包干,百分之几内不许调整。结果这个百分之几很有争议,我们的理解是同一项目的工程量增加了百分之几以上可以调整,到了审计那里就理解成了总价的百分之几以上才能调整。还有,最厉害的是,现在甲方把这样一条写入了合同,说如果施工方报审的结算价与审定价相差超过百分之十,审计费由施工方担负。

  6、书面材料的重要性

  影响结算最重要的是要有书面资料,要有甲方的签字,还应当重视合同谈判,尤其是把握好材差、变更、结算条款的约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造价控制重点在前期准备,过程控制两方面。后期补签劳民伤财。一个项目管理是否完善,在资料积累上就能看出。

  7、施工单位面临的审计

  工程造价审计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依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定额工料消耗标准、取费标准以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参数、设计图纸和工程实物量,工程造价的确认和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以承包合同为基础,在竣工验收后结合施工变更、工程签证的情况,作出符合施工实际的竣工造价审查结果,它是承发包双方结算的依据,也是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还有一种审计是竣工决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依据《审计法》和审计署发《基本建设竣工决算审计工作要求》进行,基建审计内容为(1)竣工决算编制依据;(2)项目建设及概(预)算执行情况;(3)建设成本;(4)交付使用资产;(5)尾工工程;(6)结余资金;(7)基建收人;(8)投资包干结余;(9)投资效益评价。主要根据国家的审计法和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主要审查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超支原因,有无隐匿资金;隐瞒或截留基建收人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以投资包干结余名义分基建投资之类的违纪行为等等。

  凡对建设单位投资项目进行的审计结果,对施工单位的造价结算不具有约束力。

  工程造价中的工程结算审核,以施工承包合同为基础。以承发包双方发生的实物交易为依据,按照国家或地方施工工、料、机消耗标准进行核算,对双方有约束力。其工程结算审核结果可作为双方结算的法律依据。

返 回